特斯拉股价还能涨10倍? 支撑特斯拉上涨的到底是什么?

2020-06-17 16:40:41来源:腾讯新闻

太好笑了(lol)。美国当地时间6月11日,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社交媒体平台个人账户上发出这样一条状态。一位粉丝留言询问马...

“太好笑了(lol)。”美国当地时间6月11日,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社交媒体平台个人账户上发出这样一条状态。

一位粉丝留言询问马斯克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猛烈炮击(stonks)。”随后还配了一张图解释,图上是股价蹿升,站在一旁的卡通人物露出木然的神情。这个与股票的英文单词stock相似的词是一句流行的网络用语,用于形容股市的荒谬。

此前的6月10日,特斯拉迎来历史一刻:股价突破1000美元,并超过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尽管市值登顶的说法尚有一丝争议,但很显然,特斯拉代表着未来已经成为更大规模投资者的共识。

争议的细节来自于对丰田市值的认定。6月10日收盘当天,特斯拉市值达到1901亿美元,而丰田市值则一般被认为是1812亿美元。不过,包括彭博社在内的几家媒体则提及,丰田在流通股之外,还有一部分库存股,因此其当时的实际市值为2105亿美元。

另一方面,即便只统计流通股市值,特斯拉超越丰田似乎也只是昙花一现——6月10日的高光之后,很快特斯拉股价便出现了回调,而丰田的投资者也尽力把全球车企老大的面子长回去了一些,双方陷入胶着。截至发稿,丰田市值为1767.8亿美元,特斯拉则为1734.7亿美元。

不过这些并不能抹去特斯拉在资本市场上创造的成绩以及引起的反响。作为一家新创不到二十年的车企,特斯拉上市十年,最高股价较最初的发行价17美元已经上涨了60倍,市值也一路超过福特、通用、宝马、戴姆勒、大众等传统车企,现在又无限逼近市值最高的车企丰田,尽管已经司空见惯,但这仍能引起传统汽车行业的警惕与反思。

这样的股价表现让马斯克也直呼疯狂。实际上,这已经不是马斯克第一次对特斯拉的股价表现出惊讶,此前的5月1日,马斯克便在同样的平台上直白写道:“特斯拉的股价太高了。”彼时,特斯拉每股约800美元,市值约为1500亿美元。

但特斯拉的部分投资者却不这么认为。有公司的坚定看多者表示,特斯拉的股价和市值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其中最“大嘴”的莫过于亿万富豪罗恩·巴伦(Ron Baron)。在特斯拉股价涨到1000美元时,他在接受采访时声称,对自己持有的特斯拉股票大肆看涨,预计未来十年内还有10倍增长空间。

支撑特斯拉上涨的到底是什么?

特斯拉何以登顶

特斯拉已经上市了十个年头,但股价暴涨是过去一年才开始的。

纵观特斯拉上市以来的股价表现,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一是2010年6月(上市)至2013年4月,二是2013年5月至2016年12月,三是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四是2019年11月至今。

第一阶段的总体表现是“衰”。尽管作为美国资本市场许久不见的汽车股,特斯拉上市当天也受到了资本的热烈欢迎,但很快被打回原形。2012年6月,特斯拉才交付了首款量产车型Model S,但一方面Model S相对小众,另一方面华尔街又质疑特斯拉可能没有资金完成量产,因此特斯拉仍然危机重重。

彼时,马斯克不得不开启再融资,一边到银行处借款,一边与谷歌展开了收购谈判。与谷歌的收购没有谈成,但2013年特斯拉却意外迎来了转机——Model S忽然大卖,2013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实现了首个季度盈利。

伴随着首次盈利的季度财报发布,特斯拉以股价显著上涨的态势进入第二阶段,2013年9月特斯拉股价从4月底的51美元翻了一倍涨到115美元。从那时到2016年底的三年多时间里,特斯拉一直处于多空博弈、震荡上涨的状态,股价一度涨到280美元的区间高点。

在此期间,特斯拉的业务一项接一项地落实,增加了投资人对这家新创车企的信任度:2014年,特斯拉宣布在内华达州建立Gigafactory(超级电池工厂),以提升电池产量降低电池成本;2015年,特斯拉发布第二款量产车型Model X;2016年3月特斯拉发布入门级车型Model 3……

Model 3的发布及上市预期催化了特斯拉股价一路走高。数据显示,在Model 3上市并酝酿量产的2017年上半年,特斯拉股价再次翻倍涨到了371美元的高点,也是在那个阶段,特斯拉市值先后超过了福特、通用,成为美股市场上闪耀汽车新星。

不过,在第三阶段特斯拉的股价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公司业务的层面看,Model 3的量产进度没有达到预期,财务报表也没有实现稳定盈利,特斯拉陷入更广泛的争议之中;从外部事件看,2018年8月马斯克疑似因股价压力过大,任性地在个人平台上放话将特斯拉私有化,后马斯克被指控,并丢掉了董事长的职位,特斯拉的股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业绩不达预期是这段时间特斯拉股价有起色却反复不定的原因,当时特斯拉每发一次季报,资本市场都会明显地调整一下股价。不过2019年11月起,特斯拉重新翻身了。当年10月底,特斯拉交出了一份盈利超过预期的三季报,加之后来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与表现,特斯拉开启了第一轮强势上涨。

特别是进入2020年,在Model 3产能上升、销量超预期、上海工厂飞快开工交付之后,特斯拉的股价如窜天猴一般,从2019年10月底的300多美元,上升到今年2月初的780美元——3个月左右飙涨了160%。在此期间,特斯拉市值轻松超过大众,在全球车企中跃升至第二。

2月19日,特斯拉股价一路飙升至历史高点917美元,随后尽管受美股大盘下跌的影响,特斯拉股价也一路下跌——下跌持续了整整一个月。3月18日,特斯拉股价回到361美元,大约是2019年12月中旬的水平。

不过那时特斯拉已经迎来了拐点,此后股价再次进入上升通道,直至突破1000美元——这次特斯拉股价增长180%,仅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

特斯拉此轮上涨与近日释放的利好消息有关。一方面,马斯克在一封内部邮件中透露,疫情导致了生产暂停,为扩大汽车产量,“是时候开始量产Semi半挂式电动卡车了”;另一方面,中国市场销量再有突破,有数据称,5月特斯拉在中国销售了11095辆,环比增长205%。

特斯拉还能涨吗?

资本市场上的特斯拉似乎已经度过了危险期,进入了“一呼百应”的新阶段。尽管近几个交易日特斯拉的股价有所回调,但好像并不影响广大资金对它的追捧。

一时间,国内外媒体都在讨论特斯拉如何走到了今天,以及它还有多大的上涨空间。汽车销量的表现和预期表现当然是一个方面,但不得不提的是,特斯拉在汽车制造领域之外的一些布局也逐渐清晰。

一位长期关注特斯拉的人士表示,特斯拉的股价为何能涨到现在的高点,人们没有完全达成一致的结论,但他个人认为,特斯拉的“百万英里”电池以及它与中国电池厂商宁德时代的合作值得关注。

其一,特斯拉已经通过大规模生产和与电池厂商的合作大幅降低了电池成本,近期搭载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的中国产Model 3即将上市,而磷酸铁锂电池不含钴,是大幅降低电池成本的有效路径,而电池成本的降低将有利于特斯拉进一步提升销量。

其二,特斯拉近期公布的一些专利显示,“百万英里”电池存在可能性。“百万英里”电池是特斯拉被曝会在今年推出的产品,据称可以“充放电6000次以上,寿命超过100万英里”。这款电池的突破性不仅在于使用寿命(目前特斯拉电池的使用寿命在20万英里左右),更在于其产品用途:在一定情况下,特斯拉车辆将能成为一个储能设备,不仅可以从电网充电,而且可以反向供电。

“自成立以来,特斯拉一直在挑战电池使用的极限。”这让特斯拉具备了那些传统车企无法拥有的科技魅力。而仅仅是降低电池成本一项,特斯拉的拥簇们就能看到广阔的可能性,更何况还有诸多新业务的加成。

上述人士表示,随着电池成本的降低,特斯拉将在挑战了豪华汽车市场之后,继续进攻主流汽车市场,因此特斯拉作为市值最高的车企,不太可能只是美国资本市场上的一段“小插曲”,而有可能很快再度发生。

另一位长期看多特斯拉的人士——独立投资人王川则基于汽车销量给出了具体的估值。他预计到2015-2016年,如果四处工厂每处的年产能为100万辆,每辆车毛利率1万美元,毛利润达到400亿美元,乘20倍就是8000亿美元的估值。更长久一些,到2030年产能超过1000万辆,对应估值可以达到2万亿美元——这一估值与特斯拉的大股东巴伦接近,按照巴伦的说法,未来十年特斯拉股价再涨10倍,特斯拉市值约为1.99万亿美元。

在坚定看多特斯拉的投资者看来,特斯拉并不是汽车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除了电池技术,特斯拉还掌握着汽车操作系统、自动驾驶软件、虚拟电能厂、先进制造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汽车操作系统和自动驾驶软件是显然反映在特斯拉产品上的优势,虚拟电能厂即此前提到的电池储能,而制造工艺则体现在特斯拉逐次迭代的工厂建造……

特斯拉是一家科技公司正在成为更广范围内的共识。需要指出的是,特斯拉此轮上涨,背景是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延续预期下,美股整体走高,而科技股尤为突出,普遍开花,谷歌、微软、苹果等科技公司的股价及市值纷纷创新高。

王川在一次分享中指出,观察特斯拉的发展,主要是三个角度,一是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二是电池成本和产能的进步,三是看它整车产能性的进步。“只要这几个指标保持良好的增长,季度的财务报告基本上都不重要。”

那么风险是什么呢?王川认为,是特斯拉对马斯克个人的依赖度。“这个公司带有马斯克个人深深的烙印,没有马斯克就没有这么疯狂的创新能力。”

不过,卖方分析师的估值则相对谨慎(尽管部分分析师此前被称过于激进),近期,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两家投行的分析师将特斯拉股票下调至“减持”评级,其中前者将目标价从680美元下调至650美元,后者虽维持950美元的目标价不变,但显然特斯拉现在的股价已经超过了这个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

责任编辑:孙知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太平洋财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